解析: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光鮮背后的五大痛楚?

國家能源局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2016年分2批安排4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累計支持29個省(區、市)的73個充電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規模約402億元。

說到充電樁,我們難免會用“大紅人”來形容。隨著新能源汽車春天的到來,市場上卷入了一場充電樁風暴。據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初步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已建成公共充電樁8.1萬個,較2015年底增長65%。國家能源局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2016年分2批安排40億元專項建設基金,累計支持29個省(區、市)的73個充電設施項目,項目總投資規模約402億元。

數據是相當漂亮的,在很多人看來,充電樁是一塊大肥肉,而且是一塊并非人人想得就能得到的一塊大肥肉,但是實際使用情況可能不容樂觀。在充電樁光鮮亮麗的背后,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呢?記者此前對充電樁實際使用情況作了調研,發現各省市充電樁的閑置率都不低,很多充電樁上面已落滿灰塵,充電樁前停車位基本被燃油車“霸占”。

1471395936391809.jpg

物業以用電安全問題拒裝充電樁,電動車主無奈燒油

最近記者被一篇新聞所震驚了,是什么呢?相信各位行業人士早就發現了,那就是“物業以用電安全問題拒裝充電樁,電動車主無奈燒油”。

事情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原來今年3月份,成都李先生專程千里之外買了一臺新能源汽車,準備開始綠色出行生活,但卻遇到物業的無情的回絕,以“沒有相關先例”、“存在安全問題”“得相關部門點頭”等等原因聲明不允許安裝任何充電樁。

李先生自掏腰包買了充電樁,物業卻仍以“小區設計未考慮新能源充電樁,若始作俑者,會有多人效仿,用電安全及車輛??繒霈F很大的問題”為理由所拒絕。

這個新聞案例讓記者想起了前段時間碰到的一個新聞,河北衡水全市沒有一根充電樁,但是要求新出租車必須換電動。導致一些出租車司機沒法上班了,因為他們的車輛在開滿8年報廢或者事故報廢之后,沒辦法再更換新車,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他們那邊還沒有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處。

像此類尷尬的局面并不是個例,電動車的普及不僅僅是個人意愿,而是需要國家政府、組織、汽車生產商、能源供應商和風險投資企業共同行動,才能完全進入新能源汽車時代。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興起,環保節能省成本等等亮眼的優點已經吸引了一大批上班族購買電動汽車。但是目前來看,電動汽車要想走進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的必需品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

現狀

充電樁之幾大痛楚

雖然說電動汽車和充電樁看上去光鮮亮麗,實在是很吸引人,免牌照、不限行、超節能等一系列的福利誘惑著我們,但是我們也不能片面地看問題。如果把充電樁比喻為一朵花,記者認為應該是一朵帶刺的玫瑰花,看著美麗芬芳,實則還是挺扎人的。綜合考慮,充電樁還是有不少讓人擔憂的地方。

痛處一:充電樁本身質量參差不齊

因新能源汽車而生的充電樁,近兩年發展迅速,巨大的市場空間誘使不少企業紛紛涉足。從展會方獲悉,目前國內充電樁生產企業已超過300家。

充分的市場競爭本是好事,但產品質量、行業標準卻難以把控?!皳私?,目前市面上的充電樁產品質量參差不齊,不少廠家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是不符合國家通用標準的,簡單的組裝、缺少必備的保護裝置,產品質量不過關?!币晃粎耸康莱隽藢π袠I發展的擔憂。

痛處二:充電樁存在資源浪費

記者在調查采訪中發現,盡管充電樁建設規模在不斷擴大且數量增長可觀,但依然有車主抱怨沒有地方充電。由于前期充電標準不完善等原因,導致部分車樁不能有效結合,充電樁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

痛處三:盈利困難,充電樁遇推廣難題

相關小區物業部門也在為充電樁安裝問題煩惱。某物業部負責人劉冬透露,由于場地難找,該小區只有幾個停車位有充電樁。同時,因為充電樁使用率低等問題,導致這些充電樁無法盈利,生產廠家長時間沒人來維護,物業只能重新協調安裝充電樁。

痛處四:充電設施政策不健全

充電基礎設施產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關鍵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增加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難度。全國部分省市還未按要求出臺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和運營管理辦法。資金補助核查方面也沒有形成完備的核查流程,行政資源浪費,充電運營商也難以拿到補貼。管理方面,對于充電運營的安全性及運營的資質監管缺乏相應的法規條例,監督管理缺失。

痛處五:三四線城市充電樁難以推廣,多種原因組成

首先,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購買電動車補貼比較少。只能享受國家補貼,地方補貼不如北京上海的力度大,降低了消費者購買積極性。

第二,電動車往往是家庭的第二輛車,三四線城市的消費者目前還在第一輛車的普及階段,對電動汽車的敏感度較低。

第三,現在三四線城市的電動車以低速電動汽車為主,這些電動車使用鉛酸蓄電池作為動力源,這種電池并不支持快速充電。

第四,收取充電電費和服務費,這是目前大部分充電樁運營商最基本盈利方式。但是用戶基數太少,在一線城市尚且盈利困難,更別說是三四線城市了。所以三四線城市的充電樁建設短時間內不容易推廣。

總結: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發布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總的來說,新事物的誕生總是伴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的出現,要打破原有的固有生活生產結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魚龍混雜的充電樁市場中,不成規矩無以方圓,還是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一定的標準,建立統一的檢測認證機制,完善標準化體系,才能讓全國人民放心的開上電動汽車,安心的過上美好的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