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鎳”橫行“鋰”顯神威,價格暴漲鋰電上下游企業現狀如何?
3月10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成功突破50萬元/噸,首度撞破50萬元/噸的關口。金屬鋰更是在之前連續兩個交易日跳漲10萬元/噸,如今現貨均價一舉突破310萬大關。而之前價格漲速一直落后于碳酸鋰的電池級氫氧化鋰近期與碳酸鋰之間的價差也在明顯收窄,SMM預計,按照如今氫氧化鋰依舊供不應求的情況來看,未來該情況或將持續。
而近期鎳價的飛速上漲更是一度引發業內對電池以及電動車等成本的探討。那么在上游原材料價格加速上漲的當下,鋰電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又受到了何許影響呢?SMM綜合了調研以及市場上的各類消息,最終整合如下:
上游原料端
據SMM現貨價格顯示,自2020年第四季度,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價格便開始持續上行,而這與上游有色金屬鋰原料的短缺情況密不可分。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2021年我國65%的鋰原料需要進口。因此,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和儲能領域的爆發式增長,身為全球最大的鋰鹽和鋰電池生產國,我國鋰資源供需矛盾逐漸加劇。
在這一情況下,上游企業紛紛通過布局鋰礦來穩定原材料的供應。以近幾日的消息為例,藏格礦業披露五年大發展戰略規劃,第一階段(2022-2024年)走向全國,察爾汗鹽湖碳酸鋰產量保持穩定;麻米錯鹽湖鋰項目建成投產;新項目并購取得進展,新增1-2個百萬噸碳酸鋰儲量級別的鹽湖鋰項目。第二階段(2025-2027年)走向全球,繼續全面開發已有礦產資源,主要經濟指標及效益邁上百億臺階,基本達到全球一流礦業集團水平;察爾汗鹽湖碳酸鋰產量保持穩定;麻米錯鹽湖鋰項目穩定生產并擇機擴產;新建1個鹽湖鋰礦山。
而贛鋒鋰業也在此前表示,Mt Marion鋰輝石項目產能將進行技改擴建,擴建項目初步預計將于2022年下半年投產,預計原產能規模將增加10-15%,另外將新增加接觸礦種產能,預計將額外增加10-15%產能規模,具體擴大規模視工藝優化結果及接觸礦種實際情況而定。
此外,據近期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阿根廷Cauchari-Olaroz鹽湖項目規劃4萬噸電池級碳酸鋰,計劃于2022年下半年投產,與此同時馬洪工廠四期進度有所提前,或將于7月投產,設計產品將主要滿足現有氫氧化鋰產能配套;此外,贛鋒鋰業阿根廷Marina項目和墨西哥sonora項目亦在建設之中,規劃將于2023年投產。
與贛鋒鋰業并稱“鋰電雙雄”的天齊鋰業董事長蔣衛平則在今年兩會上還特意提出了加快四川鋰礦資源綠色開發的建議。蔣衛平認為,目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認識到鋰資源的戰略意義,智利、玻利維亞、墨西哥等多個國家已經將鋰資源和石油一樣列為國家戰略資源,對鋰資源的開發利用控制越來越嚴苛。因此,加快推進我國鋰資源綠色高效開發,對保障鋰電產業發展的供應鏈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不僅如此,蔣衛平還對四川當前的鋰礦資源如數家珍,他表示,據自然資源部統計,四川省硬巖石鋰礦占全國鋰礦石資源量57%,位居全國首位。四川甘孜州甲基卡作為我國最大的微晶巖型鋰輝石礦床,鋰礦資源儲備規模大、品位高,已探明鋰資源儲量達到188.77萬噸;四川阿壩州金川縣李家溝鋰輝石礦已探明鋰資源儲量約51.21萬噸,斯則木足地區鋰礦資源近52萬噸。而隨著原材料價格的飛速上漲,不少鋰電中下游企業為穩定成本也紛紛加入搶礦的行列。僅是在今年,便有包括比亞迪、紫金礦業、中礦資源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爭先恐后地開啟了各自在鋰礦資源方面的布局,鋰礦爭奪戰日趨火熱。
近期,據SMM現貨價格顯示,金屬鋰近期價格持續上行,截止3月15日,金屬鋰現貨均價已漲至313.4萬元/噸,較年初上漲173.9萬元/噸,漲幅高達124.66%。
中游電池企業
金屬鋰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也帶動了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以及電池級氫氧化鋰等產品價格的快速上行。此前甚至有傳言稱,在碳酸鋰價格漲超50萬元/噸的背景下,中游電池廠成本壓力巨大,國內多家電池廠以不買貨、不接單來對抗碳酸鋰價格的暴漲。對此,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電池企業都紛紛表示不存在這一情況,目前排產正常,可以保障下游供應。而鋰礦龍頭企業贛鋒鋰業也坦言,目前并未出現電池廠不買貨的情況,產線處于滿產滿銷狀態。
而除了碳酸鋰,動力電池其他幾大主材價格也是居高不下。近期氫氧化鋰價格大幅上行,緊追碳酸鋰,二者價差進一步縮小。而據SMM調研顯示,受益于終端電池對高鎳訂單的增量,氫氧化鋰采購需求有所提升,整體供需格局仍以大幅度去庫為主,這便是氫氧化鋰價格漲速較快的原因。不過考慮到現階段氫氧化鋰與碳酸鋰價差已逐步收窄至相對合理區間,且近日廠家已陸續完成備采,后續或有少許零單補庫,后市預期氫氧化鋰漲幅或有放緩。
且前段時間,因俄烏沖突導致鎳價大幅上漲,帶動硫酸鎳價格快速上行,一度拉動三元前驅體成本上漲12%~16%。彼時,據SMM測算,3月8日當周,硫酸鎳價格上漲導致三元材料價格上漲1.6-2.5萬元/噸,相應三元鋰電池價格上漲31-47元/KWh,以70KWh的電動車為例,相當于一輛電動車近兩天電池成本上漲2000-3300元!
而且在鎳價的大幅上漲下,高鎳三元產品成本漲幅最高。按照當期LME鎳價計算,鹽廠以中間品生產成本來算,預計硫酸鎳或上漲至8萬元/噸,單車的電池成本將上漲7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鎳、鈷、鋰等金屬價格持續上漲的當下,廢舊電池回收,也正在成長為一個規模十分可觀的新藍海。此前據相關媒體報道,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總量已經達到了近20萬噸。預計到2025年,該數據可能會上升至約近百萬噸。
天風證券此前指出,早期投入市場的新能源動力電池已經開始進入退役期。預計到2024年,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16萬噸;東海證券也預測稱,動力電池拆解回收的市場空間,將在2030年達到1074.3億元。
如此一塊價值千億的蛋糕,自然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廣泛關注。而近期,鎳作為動力電池所需金屬之一,其價格的飛速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回收企業的成本。SMM分析當前廢舊三元動力電池的計價規則:(SMM電解鎳價格×鎳含量%+SMM電解鈷價格×鈷含量%)×折扣系數%,因此,電解鎳和電解鈷價格的漲跌都可以直接影響最后廢舊鋰電回收價格,而鋰在計價規則中雖然不直接計價,但鋰價的漲跌也將影響公式中的“折扣系數%”。
對于目前日益高漲的鋰價和鋰價表現出的不確定性,據SMM調研顯示,現階段回收企業的采購態度是少量采購,維持生產剛需,原料庫存保持半個月到一個月。
鈷鹽方面,據SMM調研顯示,近期硫酸鈷一直處于倒掛狀態,以現階段的鈷鹽來看,回收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價格傳導困難。在回收企業鈷鹽產品價格上調的情況下,下游三元前驅體企業因對硫酸鈷的需求不如碳酸鋰旺盛,下游廠商對于上調后的硫酸鈷價格普遍接受度低,上游回收企業對于鈷鹽價格上調后價格傳導的態度并不樂觀。
而且前段時間鎳價的一場劇烈波動也令回收企業暫停了采購廢料的節奏,對回收企業成本沖擊巨大,為應對此種價格的不自然暴漲,彼時的回收企業選擇了暫時觀望的態度,準備待鎳價回落到穩定值后再安排采購計劃。
下游新能源汽車企業
當然,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不僅僅影響到了中游電池企業,下游新能源汽車也被迫“深陷泥潭”,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全球芯片短缺以及保費上漲,令以特斯拉為首的一眾新能源汽車漲價消息頻出。特斯拉在3月10日剛剛結束一輪漲價之后,今日其中國官網再度宣布將旗下Model 3、Model 3高性能版和Model Y長續航、高性能版漲價上調1.4-2萬元不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包括哪吒汽車、一汽大眾、比亞迪、小鵬汽車等在內的近20家車企宣布漲價,涉及車型近40款。北京新能源汽車銷售人員透露,今年漲價的新能源汽車包括造車新勢力、中國品牌、合資品牌、進口品牌,都在漲價的范圍之中,漲價的幅度在1%至10%。
據SMM統計,受原材料價格的高漲以及補貼退坡影響,搭載鐵鋰電池的A00級車型生存困境重重,有部分新能源熱銷車型已經出現價格倒掛的情況,此前長城旗下的歐拉黑白貓兩款車型便因單車虧損超萬元,宣布停止接單。同時,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短缺致使的溢價也推動成本上揚,主打薄利多銷的微型車便失去了原有優勢,車企內部資源轉為向利潤更高的車型傾斜。而領頭羊宏光MINI EV1月銷量大幅下滑,也預示著A00市場增速承壓,未來將進一步“降溫”。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議最近數據顯示,今年2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 成36.8萬輛和33.4萬輛 ,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1.8倍。盡管目前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引發的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并未導致其整體銷量下滑,但是長期來看,還是或多或少會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帶來不小的影響。因此,如何破解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穩定產業鏈安全已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
此次兩會便有不少專家提出了關于加快完善新能源產業關鍵礦產資源供給保障體系等的提議。全國人大代表丁士啟鑒于全球銅、鋰、鎳、鈷等具備能源屬性的礦產資源需求量會迅速增加及其戰略重要性,建議應進一步完善新能源關鍵礦產資源開發相關政策,強化政府對新能源關鍵礦產資源配置的主導作用,并加大新能源關鍵礦產資源全產業鏈的支持政策。
而今年1月21日,在青海召開的十三屆人大七次會議上,青海省省長信長星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是青海省2022年工作的首要重任。不僅如此,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青海將著眼提高戰略新興產業競爭力,從強鏈條、延鏈、補鏈入手,提高鹽湖資源利用綜合效率。為實現“擴大鋰產業規模,釋放碳酸鋰產能,提升鋰電池產業水平”的目標,青海將設立鹽湖產業發展基金,引進一批高新技術龍頭企業,推動鹽湖產業集群強筋壯骨。
除了加快鋰礦等資源的開發,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也在此前提到,今年將著眼于滿足動力電池等生產需要,適度加快國內鋰、鎳等資源的開發進度,打擊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