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能耗 不要忽悠要規范
除了有EV或HEV的車尾標識能證明新能源汽車的特殊身份外,新能源汽車(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即將擁有自己的能耗標識。
8月28日,由工信部和相關部門聯合召開的“汽車節能分標委2015年會暨標準審查會”審查并最終通過了《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第2部分: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GB22757.2)強制性國家標準送審稿,要求按照審查意見,抓緊修改完善標準文本,盡快啟動標準報批。同時,會議通過的《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國家標準在完善原有汽、柴油汽車標識的基礎上,首次規定了針對可外接充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的能源消耗量標識方案。
工信部裝備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有關“到2020年,商用車新車燃料消耗量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的要求,進一步擴展完善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對于消費者而言,新能源汽車的能耗標準將進一步明晰。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而言,車輛的節能減排性能將進一步得到彰顯。
什么是能耗標識
汽車能量消耗量標識是指輕型汽車將分別標明城市工況、郊區工況和綜合工況下的油耗等三類油耗標識,另外進口新車也同樣要貼油耗標識。
和燃油汽車一樣,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講,尤其是對于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其實也有相應的能耗問題。只不過對于新能源汽車,這里指的能耗標識不再是對耗油量的標示,而是包括了對于汽車耗電量的標識。
按照《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規定,汽車生產企業或進口汽車經銷商未按規定進行能耗標示、標示內容與公布數據不符的,將視情節嚴重,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理。
也就是說,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如果企業或銷售商宣稱的能耗數據與標識不符,消費者將有法可依。
早在2009年6月,工信部就發布《輕型汽車燃料消耗量標識管理規定》的征求意見稿,根據意見稿,所有最大設計總質量在3500kg以下的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在銷售時都必須粘貼“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并根據由國家指定檢測機構按照統一的國家標準測定的市區、市郊、綜合三種工況標注能源消耗量。
《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標注分為企業標識、能源消耗量、啟用日期、備案號等。其中,國產汽車的企業標志采用漢字標注,且須與在車身尾部顯著位置上標注的汽車生產企業名稱一致。合資企業可直接將合資各方漢字名稱的簡稱進行組合或將各自注冊的漢字商標進行組合標注,并與在車身尾部顯著位置上標注的汽車生產企業名稱一致。進口汽車的企業標志采用注冊圖形商標或注冊文字標注。
此次,會議通過的《輕型汽車能源消耗量標識》國家標準不僅使傳統能源汽車進一步明確燃油消耗標識,而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也將擁有又一表明自己獨特身份的電量消耗的標識。
從此,企業和經銷商所言的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電量消耗、節能水平將有明確的標準。消費者將更加明白地消費,更加安心地駕乘。
能源利用率較高
在目前中國市場上,新能源汽車主要由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車型構成。其中,純電動汽車的能源消耗也主要以耗電量的形式體現,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則體現為用電量與燃油消耗的綜合體現。
僅就這兩類新能源汽車而言,其之所以能夠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從根本上來講是依靠對于電力的使用和電力驅動的機械結構?;\統來講,新能源汽車將降低中國對石油產品的依賴,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并有效降低城市污染。
然而,具體的討論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的能耗。我們就不得不將純電動汽車與傳統燃油汽車的能耗指標進行對比。
對汽車的能耗和減排的評估可以分為從“礦井”到“加油機、充電樁”和從“加油機、充電樁”到“車輪”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的研究對象是車用能源的上游生產階段:包括能源開采,能源輸運,燃料或電力的生產和輸運、分配和儲存以及燃料加注或充電過程。第二部分的研究對象是車用能源的下游使用階段:車輛從加好油、充好電后的車輛能源使用效率。
在電動汽車能耗的上游生產階段,由于我國能源構成以煤炭為主,目前火力發電量占比80%以上,因此電動汽車的電力來源以火力發電作為發電效率計算。
目前我國每千瓦時發電量需
耗標準煤0.349千克。另根據2008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最新國家標準GB/T2589-2008《綜合能耗計算通則》,每公斤標準煤29271千焦的標準計算。因此,從目前我國火力發電標準煤耗可推算出我國火力發電的平均效率約為35%。
更多行業價值資訊瀏覽、分享,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愛電車網官方微信(xevcar)!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我愛電車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我愛電車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400-6197-660-2 郵箱:news@xevcar.com